8月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销量榜,自主强势领跑,新势力大洗牌

购车网 2025-9-2 18:18:36

   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预估达130万辆,上月销量过万的厂商,本月合计卖出1192777辆,占比超九成,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。在这场市场角逐里,不同阵营的车企表现差异明显,自主车企集体爆发,外资、合资品牌压力重重,新势力与跨界选手也各有境遇。

   比亚迪:断层领先,优势难以撼动

   比亚迪8月批发销量高达371501辆,一骑绝尘,把其他对手远远甩在身后,继续稳固着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   看产品端,比亚迪的车型覆盖范围极广,从经济实惠的代步车到高端豪华车型,应有尽有。王朝系列里的汉、唐,凭借出色的续航和配置,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;海洋系列的海豚、元PLUS,更是成为不少消费者选购经济型新能源车的首选。

   技术上,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、DM - 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。刀片电池安全性高、能量密度大,让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更放心;DM - i超级混动技术,把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结合得很好,满足了消费者对油耗和动力的双重需求。

   另外,比亚迪的销售网络铺得很广,品牌宣传也很到位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,都能看到比亚迪的销售门店,再加上各种广告和活动的推广,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,这也直接带动了销量的上涨。

   自主车企:全面开花,多点突破

   除比亚迪外,其他自主车企在8月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,呈现出集体向上的态势。

   吉利汽车以147347辆的销量位居次席,实力不容小觑。这些年,吉利在新能源领域没少下功夫,几何系列主打经济型市场,领克新能源瞄准中高端市场,都有各自的受众群体。而且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,也让它能借鉴到更多先进技术,提升自身产品力。

   长安汽车(预估75925辆)、奇瑞汽车(65895辆)、上汽通用五菱(60138辆)等也都有亮眼表现。长安的深蓝系列,凭借时尚的外观和不错的性能,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;奇瑞新能源系列,在性价比方面做得出色;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EV,更是凭借小巧灵活、价格亲民的特点,成为城市代步的热门之选。

   自主车企能有这样的表现,离不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,也得益于自身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,以及消费者对自主新能源品牌越来越认可。自主车企更懂国内消费者想要什么,能快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,同时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也更有优势。

   外资、合资品牌:处境尴尬,转型迫在眉睫

   和自主车企的风光形成对比的是,外资及合资品牌在8月的新能源市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
   传统合资品牌里,上汽大众只卖了3441辆,一汽大众2365辆,广汽本田1732辆,东风本田更是只有277辆。这些品牌在燃油车时代风光无限,但到了新能源时代,在技术转型、产品研发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上,都慢了一拍,导致在新能源市场竞争力不足。当然,凭借日产N7的热销,东风日产以11031辆的新能源销量成为合资品牌中的佼佼者。

   外资品牌中,除了特斯拉中国以83192辆的销量还能排在前列,其他像华晨宝马卖了3869辆,上汽通用10407辆,和自主车企比起来差距明显。外资品牌面临着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不匹配、产品价格偏高以及供应链本土化不够等问题,拓展新能源市场难度不小。

   新势力与跨界玩家:有亮点也有挑战

   新势力车企里,零跑汽车卖了57066辆,赛力斯汽车也有41029辆,表现可圈可点。它们靠着创新的商业模式、个性化的设计和不错的用户体验,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。

   跨界而来的小米汽车,8月预估销量30000辆,开局也算不错。小米把在智能科技领域的优势,融入到汽车里,在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新体验。

   不过,新势力和跨界玩家也面临不少挑战。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要站稳脚跟,得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;另一方面,汽车行业产业链长、投入大,新进入者在供应链管理、生产制造等方面,还有很多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。

   结语: 2025年8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,自主车企无疑是最大的赢家,比亚迪一骑绝尘,其他自主车企也多点开花。外资、合资品牌压力凸显,急需加快转型。新势力和跨界玩家有亮点,但挑战也不少。

更多资讯